一篇来自左岸的文章,可以读一读。只是不知道有几人能够认认真真读完。文予有缘人。随意吧。
作者:文刀
当一件事情刚开始时,我们总会偏向于好的预期,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去行动。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时,外界的因素(客观条件)总会引起我们主观上的波动,时而信心满满,时而跌入谷底。然而事情总是要有个结果的,在这样一种偏向反复,时好时坏的自我预期中,有些人选择了放弃,有些了继续了坚持。放弃,或许是因为有更明智的选择,又或许已经没戏了。坚持,或许是因为没有了退路,又或许是总体偏向于好的预期。不管怎么样,预期总会无穷的趋于向现实要一个结果。而关于结果是正无穷还是负无穷,我们却无法量化,因为做每一个选择,特别是人生选择时,其机会成本(选择成本)是无法量化的。读三年研与先工作三年是难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进行,是不可逆的单一选择,也就无法真正理性地去决定。而我们之所以能够去决定,大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与身边人的偏好。所幸,我们都能也都应该看到,做如此的选择并没有犯下方向上的错误。总体上这条路上,我们的步伐是朝前迈的。我们的学识,我们的视野都在增进,然而,要问我们是否就此告别了平庸,是否走向了幸福与快乐,这却是无关的。
知识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或是人个涵养的提升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,总能听到那么多关于知识分子的道德丑闻与民工的善行。平庸并不是表明人的身份,而是表明个人的如何从众。所以,对于钱权与名利的追求,恰恰是平庸之举。再看看幸福,知识的提高会带来更高的视野,也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欲求。有限理性的欲求会是生活源源不断的动力,带来的实现会成为幸福的体验。纵然如此,这也只是一时的,更多的幸福并不在于我们要不断去满足,而是要学会去知足,学会去感激,去给予。所以,幸福是一种认知状态,是一种心境。
再来设想一下,当我们把梦想比作一种财富的实现,我们就会发现。当一阶段内的目标实现了,我们就会寻找下一阶段的目标,然后再去实现它。这样的生活是富有挑战与方向感的,也就是有意义的,这种不断的自在追求本身会是幸福的。如此,追求财富就如梦想一般无可厚非(可能财富就是梦想),但如果我们无法认清财富存在的更多效用,我们就免不了坠入平庸,欲壑难填,我们又何来幸福。一千万在当下社会足以自在一把,然而却已然超出了本身的欲求(理性的),那么就应该拿出钱来做好事,给予会让自己更为幸福,因为我们可以就此看到更多幸福的存在。
即使把幸福看作是一种认知状态,一种心境,但其也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。以前,我们生活无忧无虑,饭来张口衣来伸手,但我们都明白,那也只是一时的,是建立在亲人的血汗之上的。如今,我们走出校园,参加工作,就要懂得去承担相应的去给予身边人力所能及的照顾。从接受到享受再到给予最终还是到享受,这一过程就是认知状态的提升,就是对幸福的追求。幸福是学会接受与学会给予的过程。心境是个什么概念,又要如何提升呢?我们都清楚,在现世中不存在世外桃源,田园牧歌也不太现实。那么,我们就要学会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带到生活中,其唯一的途径就是提升我们的心境。而这并不是说,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自欺欺人,而是把这样一份浪漫主义的情怀赋予到真实中,做到真、性、情。对于生活中的真真假假,我们要学会看到,看透,看淡;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我们要学会感激,感怀,感悟;还有对于他人,对于自己,也要力求做到真与善,从而现实幸福的美感。如此,心境的提高是一个领悟与缓慢提升的过程。幸福是一生的追求。
当我们意识到追求梦想更深的是在追求幸福时,我们又深深的坚信着幸福是一种心境,那我们何不学会像相信幸福总是存在一样去相信梦想会实现呢,我们又何必多去假定另一种不好的预期存在呢。既然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,在正确追求幸福的路上呢,那我们何不去幸福呢 ?相对于冷漠的大众,我深信,时时能感到幸福,时时有梦想,为断去追求幸福的人,注定是个不平庸的人。